联系我们:

电话1:0431-88005656
电话2:18843339911
Q Q:2594235588
邮 箱:2594235588@qq.com
网 址:www.yilaijiaoyu.com

笔试资料 / NEWS CENTER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笔试资料

2018年吉林特岗教师招聘模拟卷一+答案一

一来教育 发布时间:2018-11-28 浏览:1198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2.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
3.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班主任了解了学生。
6.在我国小学里,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
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8.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9.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0.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二、单项选择题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3.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4.孔子的“博学于文,约之于理”,韩愈的“文以载道”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 直观性原则 B.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5.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定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
A.发现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8.教师上课时对重要知识反复几次,提高音量;板书时对重要部分写得大一点,在字下面加重点号等做法,符合感知的( )。
A. 强度律 B. 差异律 C. 活动律 D. 组合律
9.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
A.皮格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10.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2.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你是否同意这句话:高明的教师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试举例说明并进行阐述。
五、案例分析(10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答案】×。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审议通过,2006年最新修订的。
3.【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4.【答案】×。解析:因为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
5.【答案】×。解析:将“班主任了解学生”改为“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6.【答案】×。解析:我国小学德育的内涵不仅指道德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7.【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8.【答案】√。解析:考查群体极化的定义。
9.【答案】×。解析:天才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具有非凡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因此说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0.【答案】×。解析: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
二、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刚好体现教师的示范性特征。
2.【答案】A。解析: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3.【答案】D。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答案】B。
5.【答案】A。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6.【答案】B。解析:题干是对首因效应定义的考查。
7.【答案】D。解析:发现教学、情景教学、合作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8.【答案】B。
9.【答案】C。解析: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进行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他借助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的名字,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10.【答案】B。解析: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将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2.【答案要点】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
你是否同意这句话:高明的教师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试举例说明并进行阐述。
【答案要点】
同意上述观点。这是主体教育思想的体现,主要是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实际教学中要做到:
(1)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
(2)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要越位;
(3)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
(4)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五、案例分析(10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辩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
(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讲,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
(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首先,张老师错误的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其次,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下一条:无!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小南街祥祉圆6号门东侧20米二楼一来教育培训基地
网址:http://www.yilaijiaoyu.com
邮箱:2594235588@qq.com

一来教育
吉林教师招聘信息网